今天念到了一篇很棒的文章。文章的主題是“如何培養小孩擁有溫柔且善解人意的個性”。

 

孩子在1,2歲時會想要開始表達自我。在很多時候他們會耍脾氣,賴皮,說“我想要這個那個”。我們當父母的常常可能會因此感到煩惱或覺得沒耐心。這篇文章教我們要如何應對才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身心健全的成長且養成一顆善解人意的心。

要成功的教導孩子需要以下的4步驟作為基礎。第1是給予孩子們足的愛和給予一個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環境。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們擁有基本安定的情緒來培養溫柔體貼的個性。第2是讓孩子們自由的表現自己。讓孩子們可以自由的笑,哭,自由自在的體會喜怒哀樂。第3是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自我主張,像說出“我想要玩這個玩具”等等。第4是讓小孩與其他小孩們的接觸。用接觸的機會讓孩子們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第4階是建築在第1,2,3上。所以孩子們平常的生活中都需要爸爸媽媽們的支持與愛護。

 

讓孩子們感到他們有父母的愛才能給他們足的安全感去實踐自己。有幾點是我們做為父母親可以做的。1。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在試著了解他們的心理,2。對孩子們想做的事給與支持,3。當孩子們在嘈鬧時給與孩子足的解釋。不要只一直對孩子說“不行”。這樣只會讓孩子們不理解真正說不行的理由而持續的吵鬧,4。了解孩子們每個階段的成長過程來做應對。

 

P1180371.jpg 

 

 

這篇文章給了4個日常生活上可能會遇到的例子來教導爸爸媽媽們要如何應對孩子才可以讓孩子們培養善解人意且溫善的個性。第1個例子是當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小孩玩時自己的孩子搶了對方的玩具而導致對方大哭。這時候爸爸媽媽正確的應對不是責罵孩子而是把自己放進孩子的立場來教導他們。爸爸媽媽可以說“很想要那玩具吧。但是小朋友正在使用。”這樣說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時了解他們的。同時他們也會慢慢了解別人正在用的東西不可以用搶的。如果是用責罵的方式的話,孩子們就會學會用打罵的就才是正確的行為。

 

P1180365.jpg 

 

第2個例子時當孩子們想要玩大人在用的東西。這應該常遇到吧。。尤其現在的孩子對我們在用的手機或電腦都很有興趣。當孩子想要玩我們的東西時我們可以做的是給孩子替代的東西玩。如果孩子在和我們要東西我們一直說不行的話會否認孩子的自我而導致孩子變的比較沒有自信心。當然如果我們拿著的是危險的東西的話就應該把東西收好再和孩子一起玩別的東西。

 

P1180366.jpg 

 

第3個例子是遇到反抗中的孩子。大約1歲半左右孩子們會有反抗期。同時他們這時期也相當的依賴爸爸媽媽。常常會看到孩子們被罵後馬上就想要讓爸爸媽媽抱。如果爸爸媽媽不去理會或對孩子生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討厭而且強烈的被否定。爸爸媽媽可以把孩子抱起加以安撫讓孩子感到有安全感。

 

P1180367.jpg 

 

第4個例子時一家人吃飯時突然手機響。當我們在餵孩子吃飯時應該專心並且和孩子有互動。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到快樂和安心。如果突然手機響了我們接了起來而餵孩子的動作停住了,孩子就會覺得正在做的事被中斷而且想要吃的東西沒有被送進嘴巴裡。這樣會造成孩子以後做事的態度不專心和比較不在乎他人的感受。

 

 P1180369.jpg 

 

在孩子1,2歲這時期是好好的教育他們最好的機會。在這期間他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快速的在吸收。爸爸媽媽們就像是他們的鏡子一樣。所以要教好他們真的要先把自己做好。常常去感受一下孩子的心,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導他們。一味的罵只會讓孩子感到恐懼,讓他們無法展現自我。將來也有可能用一樣的態度對待他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濤寶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